据央视报道,随着大众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咨询行业越来越受关注。但这个行业的收费、疗效以及行业门槛等方面,乱象频生。一位访客为心理咨询4年花费40万元,没收到“聊效”,却因要求退费,被威胁公开隐私录音。
行业乱象,一般出于监管缺位。央视报道中提到,自2017年9月人保部取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后,我国已没有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现阶段各机构发的证书只能是培训合格证书。在没有国家标准的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下,从业者自然鱼龙混杂。
有些人花几个月时间看看相关书籍,就能轻松拿到合格证书,甚至还有人花几千元钱就能从某个机构买到培训合格证。而业内崇尚的海外“权威”证书,竟然说不清来源。这些发证机构互指李鬼,居然找不到李逵。专家表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至少需要七至十年的专业积累。如今,一些毫无专业知识储备的人,都能“突击上岗”,甚至有人用水晶球、塔罗牌、打坐等方式替人“诊疗”。病患不仅面临耽误治疗、病情恶化的风险,还有可能被无良“咨询师”讹诈。无行业标准约束、无法律法规监管的心理咨询机构,自然也就更谈不上爱惜羽毛、对市场进行理性分析,对自己负责、对患者负责。这样的行业现状,不由得不令人忧心、痛心。
另外,按照现行规定,心理咨询师申请开办心理咨询室,仅需当地工商部门注册审批,不在卫生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导致监管缺位。这种多半藏身于居民小区的诊所,医生来路不明,收费价格不一,但工商部门因为没有相关标准,无法下手管理。很多名声响、规模大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于从业者也多半没有专业考核,对赢利的要求却相当高。于是,想方设法“把客户留住”便成了咨询师和诊所的生财之路。
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心理咨询行业的乱象,如今乱的程度有增无减。心理健康,是幸福人生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心理疾患多发的当下,心理咨询行业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相关部门应当一起给心理咨询行业来一个大会诊,明确监管部门、出台监管标准,让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地逐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