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严格意义上可能并不算新兴职业。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心理咨询的需求逐渐增多,心理咨询服务也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士数量呈显著增长态势。
据《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初,我国大陆经营范围内含“心理咨询”的企业已有10余万家。从2002年开始至2017年结束,我国人社部鉴定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共140余万人,执业精神科医师2.77万人,每10万人中就有2名精神科医师。迅速增长的数据背后,心理咨询师这一群体也逐步受到社会关注,在机遇与风险中呈现出独特的职业画像。
图:截至2020年12月心理咨询公司累计数量
来源:《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
治疗“心”病需求增加
心理咨询师从“幕后”走向“台前”
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压力使得公众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加。据《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城镇居民为16.1%,心理完全健康的城镇居民为10.3%。其中,婚姻家庭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为显著。社会心理问题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心理服务市场的发展。36氪报道指出,我国心理服务市场空间潜力极大。据相关数据估算,自2015年起,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呈不断上升的态势,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市场规模约为1800亿元。
图: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
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心理咨询师人群画像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心理咨询是专业人士为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者提供帮助、劝告、辅导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是不可替代的群体。北师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专家认为,心理咨询本质上最重要的治疗工具是咨询师,人员的专业性是保障心理健康有效性的关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心理咨询行业人群洞察报告》显示,在具备2000小时以上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中,70前、70后、80后占比超96.82%,99.11%咨询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70.77%具备硕/博学历(含在读);64.44%咨询师在学历教育中具有心理学及相关专业学科背景。
图:心理咨询师年龄、学历分布
来源:《2018心理咨询行业人群洞察报告》
从“线下”到“线上”,互联网平台发展催生心理咨询新形态,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信息渠道与沟通平台。在互联网上,常常可以看到网络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病治疗等相关服务,网络心理咨询逐步走进公众视野,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领域也突破时空界限,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趋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医师苏亮在分析文章中指出,我国精神科或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常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医生有时会感觉应付不过来,网络心理咨询能够做一个很好的补充。有调研结果表明,71.91%的心理咨询师表示,入驻互联网有助于增加自身的咨询个案,对于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有明显帮助。
“钻空子”与“擦边球”?
行业乱象或成心理咨询师发展瓶颈
心理咨询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乱象也在逐步显现,从业人员素质和资质良莠不齐。2017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心理咨询师未列入目录,即2017年之后人社部将不再举办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考试。据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教授陈清刚分析,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不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硬性的准入标准。这就意味着,存在相当数量的没有经过心理咨询师资质认证或没有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从业者。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从业人员数量间的差异,部分从业者并未在注册系统中,为“劣币”驱逐“良币”提供了可乘之机。《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要求偏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也缺乏获证后的继续教育和督导,造成大多数获证人员不具备实际开展心理咨询的能力。
图:《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
来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网
网络平台中心理咨询标准的缺乏也增加着对于心理咨询师群体“污名化”的风险。在网络上,以心理咨询为名义提供“亲密关系修复”、心理舒缓治疗等“伪心理咨询”的信息并不少见。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目前当前该领域存在从业资质、专业身份、服务质量不靠谱等现象,有些机构和个人自称为“亲密关系咨询师”“亲密关系修复师”等,通过手机APP有偿提供服务。有偿心理咨询乱象频发,消费者后期维权存在困难,虚假心理咨询师的错误指导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对于心理咨询师的形象认知,增加了该群体“污名化”的风险,网络心理咨询的规范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部分心理咨询师收费标准过高与实际疗效甚微的差异受到公众质疑。目前,线上与线下的心理咨询的定价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时长与实际效果难以采用量化方式衡量。央视在报道心理咨询乱象时指出,目前市场上的心理咨询价格普遍依据心理咨询师的资质、从业经验等,实行阶梯定价,每小时从800到4000元不等,而且经常会推出打折、赠送时长等活动,出现了一些心理咨询师恶意拖延时长、诱导过度消费的现象。乱象频发的背后显示着心理咨询行业亟需多方规制,正如人民网分析指出,制定规范,细化标准,严格执行,做大做强“良币”,“劣币”就会失去生存空间。
图:心理咨询师恶意拖延时长截图
来源: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心理咨询如何用“新”疗“心”?
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心理咨询师同样面临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压力。中国网曾发文称,国内的个体咨询师在面对赔偿、诉讼、人身伤害、自杀威胁、精神损失、误工等情况时,往往很难独立处理,且需耗费非常大的精力,心理咨询也成了一份有着天然风险的工种。从舆情反馈看,公众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有着新的期待。如何改变旧有乱象,以新制度、新举措推动行业与相关人员良性发展,需各方共同努力。
提高统一性和延续性,建立心理咨询准入新标准。对于心理咨询师准入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从更为专业的层面对心理咨询师进行严格把关,防止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伪心理咨询”的人员滥竽充数。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被认可的心理咨询相关证书主要包括以下两类。其一是在2017年之前由人社部颁发的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证书。另一种就是自从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以后,中科院心理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由此可见,继续完善并推动资质认证统一标准的建立,是心理咨询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首要环节。
各方联动,完善行业监管新机制。目前,在心理咨询行业监管方面存在诸多矛盾现象,成为该行业无序发展的因素之一。据《北京日报》报道,在社会上开办心理咨询机构仅需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审批,并不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之内,而工商部门的监管范围通常仅限于证照是否齐全,是否超范围经营等。对于行业内部过度医疗、拖延时长、虚假宣传等乱象建立专业机构引领的监管机制,通过各部门的内外监管和协同治理,或能在一定程度引领行业良性、稳定发展。
培育社会化心理咨询机构,扩大服务覆盖面。在心理咨询行业存在各级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制约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发挥和行业发展。而在国家层面,相应指导方案和措施已被提出。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提到,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服务机构。通过向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未来,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建立可能为心理咨询师行业走向“前台”提供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