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近些年策划了一系列少儿美术与历史文化教育类读物绘本,以专业视角,结合孩童的天性,给孩子们送去了可以随时随地带在身边的博物馆文化大餐。博物馆少儿美术教育读物,运用图书这种媒介,创造性地还原真实而生动的博物馆文化,深入浅出地传达博物馆理念与精神。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书籍封面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博物馆图书关乎博物馆教育、传播功能的实现,关乎公众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体认。无论是专家团队、馆藏资源,还是资金保障、销售渠道,博物馆自办出版物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整体来看,博物馆既是博物馆类图书的关注主体,又是博物馆类图书的主要编写力量。具体而言,博物馆不仅是博物馆类图书内容的主要来源与销售渠道,同时还可通过展览的方式实现博物馆类图书与博物馆展览、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间的无缝衔接。“另外,博物馆编辑出版的图书,具有可长久保存、可反复阅读、对受众影响深远的特点,能够扩大该馆在社会上的影响。人们了解一个博物馆,往往不光靠亲临其博物馆,还要靠其出版物去了解它的存在价值。”因此,博物馆类图书实则是博物馆推进其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平台与手段。
博物馆的优秀经典藏品,就像一座矿藏,合理地开发与有效地运用推广,它的价值才会熠熠生辉。优秀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出版物,会对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家长、老师,社会上的教育工作者、书籍爱好者,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造福公众。博物馆少儿美术教育读物,针对的人群是少年儿童,所以在编写上要有助于少年儿童阅读。所选取的内容应该健康积极,具有符合儿童成长特点的教育价值。博物馆的少儿美术教育读物,以博物馆的艺术藏品为主要的教育内容,通过读物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介绍与传达艺术之美,有效地传播博物馆文化。其教育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图片,通过文字,通过VR虚拟技术,与二维码的带入,让孩子们能够在无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进而对其艺术素养、审美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博物馆少儿美术教育读物,运用图书这种媒介,创造性地还原真实而生动的博物馆文化,深入浅出地传达博物馆理念与精神。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宫中旧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级的综合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人们来到故宫,欣赏其宏伟的建筑外观,驻足徜徉于其间,观赏珍稀的艺术作品,却很少有人敢说能对故宫的所有建筑、部件的用途了如指掌,对故宫的礼制规范了然于胸。对于来故宫参观的少年儿童,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和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怀着对于故宫的憧憬与向往,渴望在故宫获得想要的知识滋养与浸润。针对这样的孩子们,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近些年策划了一系列少儿美术与历史文化教育类读物绘本,以专业视角,结合孩童的天性,给孩子们送去了可以随时随地带在身边的博物馆文化大餐。
一、对于传统的尊重与重塑
故宫作为中华古代文化与现代博物馆文明的结合体,它的身上承载了中华民族儿女对于本民族历史渊源与优秀文化的向往与热爱。对于古典文明,人们追思之,憧憬之,流传到今日,国人更希望能够将传统文化的血脉在新的社会发展中得到很好的保存与发展弘扬。故宫宣传教育部是故宫博物院里负责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结合馆藏资源开展公众教育的窗口部门。2019年年初,中信出版社携手故宫博物院出版了《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该书针对3-6岁幼童开发,以儿童视角,从故事入手,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故宫里的奇妙故事,并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知识融入其中。全书共24册,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索,将830幅手绘故宫原景大图、52座故宫建筑、48个传统习俗、115件故宫珍宝、64种动物、76种花木、24次成长体验等,融入充满童趣的故事里,将故宫600年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向孩子们娓娓道来。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新书发布 图片来源:新华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阅读体验,绘本还采用了先进的AR技术并研发了同名APP,让孩子们在科技中感受节气变化、建筑搭建及互动的乐趣,以开放的视角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文化的当代力量。整套书捧在手里,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盒,孩子们一不小心就能打开它,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书中的主人公角色贴近读者,让人身临其境,随着书里的故事发展,小读者们身临其境,获得别样的阅读体验。这种儿童读物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共鸣”,能够成为沟通古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当代儿童思想的桥梁。在做读物时,需要这样的“共鸣”,不管是针对儿童还是成年人,想其所想,以读者体会为中心,才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套书的艺术价值在于用手绘全彩精美绘画描写了在故宫博物院这座集大成的博物馆里发生的节气故事,故事中所有的文物皆有出处,彰显了不同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工匠精神。除此以外,绘本中色彩斑斓的花木和活泼可爱的动物们共同构成了故宫博物院动植物的博物学。24座核心建筑作为故事的主背景一一展现,让孩子从不同角度了解真实的故宫建筑。跟随节气时令,用一整年时间,让古老的宫殿、文物、藏品,在孩子们的生活里活起来,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人们今天的生活产生联系,让历史焕发新的活力。这种绘画的精美与艺术手法的体现本身就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美术课”,对于他们的色彩感知力,形象思维能力与技巧表现能力在今后的艺术发挥与运用,提供了一些参考和有益的范例。从衣食住行到琴棋书画,该书用趣味性的语言、儿童的视角编织了二十四个成长情境。让孩子们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传统节日,感受文化仪式感,这对于孩子们,是具有正向的教育意义的。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书籍内页1 图片来源:搜狐网亚马逊图书音像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书籍内页2 图片来源:搜狐网亚马逊图书音像
二、科学严谨的态度与优美轻松的呈现
今年春天,《我要去故宫系列》面世,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与成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了解故宫外朝与内廷各个建筑的好机会。该书由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编撰,历时3年,采用三种颜色封面:红色外朝,介绍举行朝会和盛大典礼的场所,包括《探秘午门》《探秘太和门》《探秘太和殿》《探秘中和殿保和殿》《探秘文华殿》和《探秘武英殿》共6册。紫色内廷,介绍帝后和妃嫔的居住场所,包括《探秘乾清门》《探秘乾清宫》《探秘交泰殿坤宁宫》《探秘御花园》《探秘东六宫》《探秘西六宫》《探秘重华宫》和《探秘养心殿》共8册。黄色内廷,介绍太上皇、皇太后的养老之处及故宫专馆,包括《探秘慈宁宫》《探秘宁寿全宫外朝》《探秘宁寿全宫内廷》《探秘乾隆花园》《探秘珍宝馆》和《探秘钟表馆》共6册。
《我要去故宫系列》全套书籍 图片提供:作者
《我要去故宫系列》故宫平面示意图 图片提供:作者
《我要去故宫系列》之《探秘乾清宫》乾清宫前丹陛石麒麟、凤、龙示意图 图片提供:作者
打开此书,读者便会被书中严谨细致而精美的手绘图所吸引,有工程类平面图,有人物动画插图,有建筑部件示意图,还有清晰的实景实物摄影。在讲述如乾清宫前丹陛石麒麟、凤、龙这些具体部件时,采用高清摄影加圈画示意的方法,便于读者直观地观察了解。在讲解日晷的运转原理时,采用实物摄影加简笔画草图的方式,以卡通画的形式对于实物进行二次加工,具有趣味性。而在一些历史习俗、宫廷礼仪方面,则用生动形象的卡通绘画,以剧目演出的形式,将古代的宫廷礼仪规制呈现给读者,具有生动可感知的阅读乐趣。少儿的学习与教育,此类少儿读物的策划与设计,包含着跨学科的课程统整的思路,涵盖工程学、设计学、美术、文学等,儿童读物更多时候作为桥梁,引发小读者的兴趣,启发他们创造性阅读,学会批判性思维方式,在思维中创新,从而解决今后成长路上的实际问题。以这套书籍的阅读难度来看,主要的面向读者人群是小学生群体,对于该群体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思考力的增进具有益处。在书籍的阅读中,培养其读写能力、语言能力、图像化思维能力、三维空间感知能力,在多种能力的交叉运用中,成为人格发展更好,综合能力更强的人。对于学生的未来进阶学习研究与工作能力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而一种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同龄人讨论阅读的方式,则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们在发现中学习,参观故宫,阅读故宫,思考故宫,这是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的使命与职责所在。而将科学精神与艺术素养结合到一部小小读物中,则需要更大的精力投入与教育的热忱。
《我要去故宫系列》之《探秘乾清宫》盛宴赏冬灯 图片提供:作者
《我要去故宫系列》之《探秘太和殿》日晷示意图 图片提供:作者
三、以学习者为核心的博物馆少儿读物
1998年,美国博物馆专家乔治·E·海因教授在其著作《学在博物馆》一书中,对于博物馆教育,提出了四种模式:教导解说型、刺激——反应型、发现型、建构知识型,这分别对应了博物馆教育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与发展模式。建构知识型,即探究型,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做探究式学习”、“做中学”,强调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模型,“学习者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经验的反复、双向作用,来充实、丰富与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它强调学习者的内部生成,而学习者的主动性是内部生成的核心动力”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博物馆针对少儿读者群策划开发的读物中,这种“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理念”可以贯穿在教育材料的设计上。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作为一座拥有巨大体量与丰富馆藏作品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与皇家宫殿,参观是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孩子们拥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与自发的好奇心,在故宫的参观更是需要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带着问题探究知识海洋的意识。所以在相关少儿读物的策划中,可以给他们抛出一些问题,以学习引导的方式,来牵引着孩子们根据问题的提出与深入探究,来走进故宫,发现一些惊喜,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用问题来引入,就像是著名的儿童科学启蒙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相比较而言,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究精神。自己获得的知识,远远比灌输得到的知识要记忆深刻。
乔治·E·海因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模型 图片来源:乔治·E·海因《学在博物馆》
故宫的艺术作品、书画珍玩为宫廷旧藏,历经沧桑,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灵动之美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成果,是历史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少儿读物的策划上,可以根据这样的艺术品,对孩子们进行艺术的教育,审美的教育。从艺术材料、媒介、色彩、造型等方面,分专题进行艺术的讲述与绘画实践操作的指导。故宫的艺术作品多属于“皇家富贵”的宫廷艺术,孩子们就可以从对于这种艺术形式语言的学习中,和“野逸的艺术”,和“平淡天真”的文人士大夫、江湖处世的艺术进行比较,分类学习、融汇贯通,对于中国的古代艺术史,能够有自己的解读。在欣赏分析的层次上,融汇进自己的创作与小小艺术实践,则是一件有乐趣的事。
《我要去故宫系列》之《探秘珍宝馆》珠围翠绕 图片提供:作者
《我要去故宫系列》之《探秘钟表馆》铜镀金写字人钟 图片提供:作者
儿童美术教育书籍承载了成年书写者对于孩童的期待。能否有效地调动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是衡量一个儿童美术教育出版物成功与否的关键。博物馆与美术馆拥有精美的馆藏资源,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儿童公共教育事业。能否将少儿美术教育读物出版与博物馆资源相结合,更好地为教育公众服务?优秀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出版物,会对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家长、老师,社会上的教育工作者、书籍爱好者,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造福公众。而以学习者为核心的,以学习过程为重点的博物馆教育书籍的设计编排,将会使未成年人的博物馆探索之旅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