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个问题,如何对待处在“可怕的两岁”的宝宝?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和正处在“Terrible 2”飓风里的妈妈,我觉得我太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了。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给家人打了预防针:“要小心,他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要来了”,这么喊了两个月,汤圆(孩子的名字)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我倒是成了那个喊“狼来了”的小孩。
狼终于来了!一岁九个月的时候,汤圆小同学的显著变化出现了,招招狠辣地将全家人屠了个七零八落。
他的招式有(并无师自通地将招数融会贯通,自由发挥):
1. “不”字挂嘴边。“睡觉去吧?不”“走,穿衣服了,不”“来吃了这口饭,不”而且因为念叨一直“不洗澡、不上课、不带帽帽”有了个“三不小朋友”的外号。
2. 一言不合就崩溃。上一秒还云淡风轻,下一秒暴跳如雷。无缝切换的节奏也是让人不行不服,并且其情绪猛烈程度如飓风过境,存枯拉朽。
3. 秩序敏感。每人都要坐自己的椅子,不能混坐,好几次因为平常戴眼镜的我戴了隐形,发脾气抗议:“妈妈戴眼镜”,让人哭笑不得。
4. 拒绝别人的帮助,什么都要自己来,而且不管别人做什么,都要插一手。口头禅是“圆圆来。对他喜欢自称为圆圆,不是汤圆”。
5. 只要醒着就不停歇,什么都要摸一摸,碰一碰,仿佛一台永动机。虽然之前也这样,但是被拒绝后,反应不会像现在这么强烈。
6. 不接受失败的结果。尤其是玩一些难度较高的精细动作游戏,失败之后最常做的就是把发脾气,把玩具扔到地上再跳脚。
面对这样的娃,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1. 耐心,耐心,耐心。首先我知道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与其年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他不是故意淘气或者挑衅。尽管有很多举动确实让人火冒三丈,但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探索、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就乐呵呵地随他去
并且家里人都很了解,在孩子成长到能够理解之前,就是需要反反复复教很多遍。比如:你鼓励孩子去分享,但是他不可能立刻就能理解这个概念并自动做到,所以我们的耐心至关重要。
1. 不正面刚,极少直接拒绝或者否定他的要求。
正面刚除了点爆他的情绪,激起他的反抗之外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对于叛逆期的孩子,你越拒绝,他越叛逆。并且有时候正面禁止反而起到了强化他行为的作用。所以不如侧面转移注意力,这点我接下来还会再详细说一下。
2.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不管是家长的情绪还是孩子的情绪都需要认可和发泄。汤圆在气头上大哭或者跳脚的时候,我总是温和地对他说:“你现在很生气是吗?那妈妈陪你哭一会吧”,让他用这个时间发泄情绪,同时自己也利用这个时间调整一下情绪。
孩子是通过观察大人在愤怒的时候怎么做,以及在愤怒的时候怎么对待他们来学习对待愤怒的。家长的不冷静只会毁掉原本用来教育孩子、理解孩子或者找到解决方法的机会。所以先处理你和孩子的情绪,再来解决问题吧。
3. 提供选项,让他自己选择。
拥有选择能给孩子一种力量感,尤其加上一句“你来决定”。
汤圆不想穿衣服的时候,我会拿两件衣服问他,你是想穿这件红色的还是蓝色的。他一般都会思考后选择他愿意穿的那件。不过,你要注意你提供的选择项跟孩子的发展水平是相称的,而且所有的选项都是你乐意接受的。
不然孩子无法做出选择,或者做出了选择之后,你又觉得不合适,那又是另一场战争。
4. 有效沟通。
所谓有效沟通是即遵循“具体、简洁、命令”这三个原则来。
两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跟他说话的时候,内容要具体。汤圆小时候我经常会说“汤圆乖乖滴哦”但他其实并不能理解怎么样才算是乖乖滴。所以现在我和他沟通的时候都会说的很具体,比如“逛商场的时候,你得待在你的小车子上”。
语言简洁的意思是能用5个字说明白的就不要不拉不拉说50个字。作为父母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自我解释,比如汤圆爬桌子,我会非常肯定的说“从桌子上下来”,而不是“宝贝你得从桌子上下来,爬桌子可能会掉下来摔伤,那样的话,妈妈就得带你去医院,让医生给你打针,打针很疼。”
相信我,两岁的孩子想去冒险的时候没有心情听你的这些话的,简洁地命令下他下来,道理留着平时来讲。
5. 多运动,释放体力。
只要有时间我和汤圆爸爸就带他去室外或者室内运动。
一方面运动让孩子快乐,另一方面也消耗了他的体力,疯玩疯跑之后他确实没有太多精力再跟我们“捣蛋了”。而且对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多运动是促进身心发育的最好方法。
6. 转移注意力。
在孩子们能够理解因果关系并且开始符合逻辑地思考之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最有效的方法。
理解因果这种能力在孩子两岁半左右才会开始发展,并且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有些成人还没有完全掌握这种能力也不稀奇。
汤圆哭闹或者做危险事情不能劝阻的时候,我就会拿出他喜欢的小飞机,制造出大点的动静,悄悄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招屡试不爽。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因为养育孩子就是一个随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而且每个孩子又有独属自己的个性特征,所以,未尽事宜咱们评论区讨论吧。